“老哥兒,聽你說話我心里敞亮多了,我想明白了,再也不跑了。”11月13日,在葉縣龔店鎮后棠村東北角的小院兒里,村民陳漢正和82歲的任國勇拉著家常。 小院里7棵粗壯的柿子樹上果實累累,一顆顆紅彤彤的小柿子像一盞盞明燈,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。樹下,一把把小椅子隨意擺著,一看就是經常有人坐一起聊天。 80歲的陳漢和堂兄因為宅基地及通道產生了矛盾糾紛,他認為自家的問題是因為村里沒有明確權屬和及時解決問題,就準備上訪。 “我準備去北京告狀。錢都準備好了。”當陳漢第一次來找任國勇的時候,其實是要“取經”。 2001年,任國勇的弟弟因為涉嫌貪污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。但任國勇堅信自己弟弟絕非貪贓枉法的人,于是,他收集整理相關材料,從此踏上了涉法上訪的道路。從弟弟一個人的事兒,到村上的一些不平事兒,訴求也從為弟弟正名到追究相關村干部的責任,在這條檢舉舉報的道路上,一走就是7年。7年前,他親手栽在門口的7棵柿子樹,見證了他7年的光陰。 一年一年柿子紅。在他的努力下,弟弟的案件被重新審查,恢復了名譽。一時間,任國勇在村里人氣驟增。很多群眾遇見問題都會慕名而來,征求他的意見。柿子樹下,成了天然的“會客廳”。 “讓他三尺又何妨?”任國勇聽了陳漢的來意,開門見山就給陳漢講起來道理。 陳漢以為自己會得到任國勇的支持,會學習到很多上訪告狀方面的“技巧”,讓自己少走彎路,卻不想,任國勇并沒有支持自己上訪告狀的想法。 “從去年到紀委信訪部門舉報后,人家紀委信訪干部一趟又一趟地來,就坐在這柿子樹下,給我做工作,講政策,現在問題也給我合理解決了,還專門來村里召開以案促改會議。他們工作不容易,咱們這樣的小事兒,就別給他們添麻煩了。”任國勇一番話解開了陳漢的疑惑。 “以后有啥事兒就給我說。我現在是咱們村的民意廉情監督員,這活兒沒啥利益,但是責任重大。我也樂意當這個‘監督員’。”信訪問題化解中,了解到任國勇為人耿直,在群眾中威信比較高,龔店鎮政府專門給他頒發了民意廉情監督員的聘書,讓他發揮余熱,化解村內信訪矛盾。 而今,7棵柿子樹的樹干已經有碗口粗了,華陰如蓋。它濃蔭下的“會客廳”,依舊如初。只不過,談論的議題,已經從如何上訪舉報變成了如何化解矛盾,那個柿子樹耄耋之年的主人,也從一位老上訪戶化身成了民意廉情監督員。 |
- 上一篇:林地被占用近一年仍未得到補償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
豫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1. 本網注明來源為豫網的稿件,版權均屬于豫網,未經豫網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使用。
2. 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豫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。郵箱:hnshw888@126.com
>> 發表評論 | 共有條評論 |